close

盤古蟾蜍

 

學名:Bufo bankorensis (Barbour, 1908)

英文俗名:Central Formosan toad

科名:蟾蜍科(Bufonidae),蟾蜍屬(Bufo )

分布地區:台灣全島均廣泛分布,另外於龜山島亦有其蹤跡,棲息地由平地至海拔3,000公尺高度的山區範圍內皆可見,屬於台灣特有種

俗名:台灣蟾蜍、癩蛤蟆、中華大蟾蜍

特徵:全長12-15公分,皮膚粗糙,有多種體色系的個體,耳後有線性疣狀突起物及延伸至前肢關節的深褐色腮腺,四肢肥短且後腿肌肉強壯發達,吻端鈍而圓滑,沒有明顯得鼓膜,有的個體身上會有明顯的斑紋,四肢指端圓鈍且附有半蹼狀蛙蹼。

生活習性:這種蟾蜍的生活適應性強,在台灣除了闊葉林及溪流外,農田、路邊溝渠及果園中也能棲息,習於夜晚雨後出來覓食,通常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會聚集於燈光明亮處獵食趨光性昆蟲。由於皮下腮腺帶有毒性,除大型猛禽及部分蛇類外,較少有相應的天敵。會做出與攀蜥類似的伏地挺身式威嚇行為,且耳後的毒腺亦能噴射毒液驅離掠食者。

個人心得:盤古蟾蜍由於外觀不討喜,本身又帶有毒性,比起青蛙牠比較容易遭人嫌惡。古人會將不看清自己低賤醜陋的人妄想與高貴的異性配對稱做「癩蛤蟆甭想吃天鵝肉」,這句於「水滸傳」、「紅樓夢」及「鏡花緣」等奇書上所用的字句便是將蟾蜍的外型引用至人性上的例子,但在中醫入藥上牠卻值得讓人提起興致進行研究,中國古代傳說亦將中華大蟾蜍比喻為月亮的代表,此外,現今許多從商的人也會以蟾蜍做為招財的象徵,我想,隨著人們對牠愈深入了解,這些兩棲動物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會較受到愛戴。

p.s. 該物種由美國學者Thomas Barbour(1884-1946) 於1908年所命名,在Barbour重新命名後,有部分學者認為此物種與分布於中國大陸的中華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Cantor, 1842)是屬於同一物種,經日學者松井正文於1986年比對研究後,發表學術文章證實此物種與中華大蟾蜍不同,亦重新命名為盤古蟾蜍。

BARBOUR  

命名者 Barbour Thomas (United States 1884-1946)
圖片來源:The Au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橙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