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斯文豪氏攀蜥

學名:Japalura swinhonis (Günther, 1864)

英文俗名:Swinhoe's japalura

科名:飛蜥科(Agamidae),龍蜥屬(Japalura )

分布地區:僅分布於台灣海拔1,500公尺範圍以下,在蘭嶼、綠島及小琉球皆有發現紀錄,屬於台灣特有種

俗名:肚定(台語)、竹虎(台語)、山狗太(客家語)

特徵:全長25-31公分,尾部為軀幹長度的2-2.4倍,該品種為現今台灣產攀蜥中體型最大者。斯文豪氏攀蜥體色以黃褐色為主,口腔周圍即下顎分別為白色及灰斑色,背脊有明顯的高突狀物,身形略為側扁且體測有黃色或綠色菱狀縱帶,根據外觀身形可將其分為兩類:一種是顏色分布一致而帶有少量擴散斑紋的「均一擴散型」,另一種為背脊位置有明顯紅褐色斑紋,並帶有淺黃色縱紋的「棕背型」個體,此外,幼蜥的縱帶斑紋較不明顯,且體色較深容易容於樹林環境景色中。

雄雌外觀差異:雄性個體具有較明顯之頸背鬣鱗及喉垂,體側之縱帶顏色較鮮艷,身長可成長至28公分以上,當自身感受到威脅時體側的縱班會消失且縱帶顏色會變深;雌性無明顯鬣鱗及喉垂,側帶較黯淡,身長僅可長至25公分左右,而雄蜥和雌蜥本身感受到威脅時都會以張口嚇阻的方式自衛。

生活習性:該物種的生活範圍與人相近,於學校、公園及農村的樹林上時常可見到,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皆可見到其蹤跡,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雖然有牙齒但覓食時通常以直接吞嚥獵物的方式進食,在冬季的蟄伏時期約為三個月。夏季為生殖季節,雌蜥將卵產於地下,待兩個月左右後即會孵化,卵外觀有褐色環狀長帶。雄蜥在生殖期會有較強烈的地域性,對於入侵領地的同類或其他動物會以類似伏地挺身的動作進行威嚇,在威嚇時雄蜥會將頸部鬣鱗及喉囊鼓起,體側顏色會變深並豎起背脊週邊的鱗片。斯文豪氏攀蜥時常會隨環境景色改變深體色調,因此容易出現不同色調的個體被誤判為其他物種的情況。

個人心得:還記得將近十年前自己曾經招惹了一隻雄蜥而被咬到拇指,這種蜥蜴雖然有細小的尖牙,但還不至於把我咬傷,雖然並沒有從此對攀蜥產生恐懼,但對於接觸牠都會開始有所提防。說起來這傢伙也是第一個咬過我的爬蟲,也因為那次的經驗,使我對於蜥蜴有了幾分敬畏及特別的迷戀。在大學時期,因為學校林木繁多又位處山區,時常與這傢伙近距離接觸,當時已經了解抓牠的方法不外乎都是直接從尾巴下手,而要固定住身軀還是要將顱頂及下顎按壓住比較保險。這種蜥蜴在台灣特有種中算是中大型蜥蜴,要捕捉或觀察牠非常方便,又因為危險性較低,時常被做為孩子們的野外教材,對我而言,牠真的是台產爬蟲界的一個代表性物種。

20140621_140013

雌蜥體色較樸素

 

 

 

 

20140621_140139  

遇到威脅時,雌蜥也會張口威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橙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