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線南蜥

 

學名:Mabuya multifasciata (Kuhl,1820)

英文俗名:Common sun skink, Many striped skink

科名:石龍子科(Scinciade),南蜥屬(Mabuya )

分布地區:中國的雲南、海南島,印度由西至東在阿薩姆、馬來半島、菲律賓、印澳群島及新幾內亞均有該物種的蹤跡,台灣本島自1992年由中山大學劉國強先生與日本動物學家太田英利教授於高雄澄清湖及美濃中正湖首次被發現後,目前在雲林至屏東等西南部地區皆已有現身紀錄,外島則在綠島與小琉球也有被發現,屬於台灣外來種,主要棲息於海拔500公尺內的裸地或草地上。

俗名:多紋南蜥

特徵:身長25~28公分,尾部長度為軀幹的1.5倍左右。背部鱗面有三條稜脊,具有後鼻鱗(postnasal),身軀粗壯,背部體色主要為褐色,腹部則為白色或淡黃色。

雄雌外觀差異:多線南蜥成體的雌雄二型性較明顯,雄蜥體側由耳孔至腹側有黃色或深橘色斑帶,當進入夏季繁殖期時顏色會更顯著,雄蜥背部為褐色且不帶綜斑;雌蜥背後則有許多斷續線狀的黑色縱紋,體側也有黑白相間的黑白縱斑,而該特徵在幼蜥身上也會顯現。在非繁殖期時雄蜥的側紋較不明顯,體色與雌蜥相近。

生活習性:據考查推測該物種應由原木進口時引入,於其他石龍子科蜥蜴一樣容易自割尾巴,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多線南蜥為胎生蜥蜴,一次可產約4~9隻幼蜥。與人類的生活環境親近,在靠水的農耕地及溝渠容易被發現,也時常出現於鄉間道路或民宅地帶,環境適應性強,與長尾南蜥(Mabuya langicaudata)時常有共棲的狀況,但攀爬能力不及長尾南蜥而多以地棲為主,遇到威脅時會潛藏於草堆或水中,也因此多線南蜥的棲地幾乎會與水邊鄰近。

個人心得:外型袖珍華麗的多線南蜥,很難讓人聯想即使在水源汙染的環境牠也能健康的成長。行動敏捷的牠就像是躲藏在我們週遭的小精靈,當初牠們的引入至今已經逐漸影響了台灣的生態系統,我想在這些物種的族群建立起來後,人們應該更加努力保護台灣的野生環境,才比較不易造成除了多線南蜥外其他原生物種的棲地都消失的悲劇。

20140520_104030

雌蜥背部及側腹有不連續縱斑

 

多線南蜥 

多線南蜥是少數擁有後鼻鱗的蜥蜴種類,後鼻鱗位於鼻孔與頰鱗之間

 

dutch-commission-kuhl-portrait  

最早發表多線南蜥並命名的荷蘭籍學者Heinricus Kuhl(1797-1821),在命名中的muliti-意指「多數」,-fasciata則代表「帶狀」,應指雌蜥背部具多零散帶狀黑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橙酥 的頭像
    橙酥

    橙酥閒談

    橙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