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Cyclura comuta

英文俗名:Rhinoceros iguana

科名:美洲鬣蜥科(Iguanidae)、岩鬣蜥屬(Cyclura)

 

分布地區:牠們主要分布於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由東岸多明尼加共和國至西岸的海地地區都有牠們的蹤跡,而在波多黎各及古巴則有其他岩鬣蜥屬的同類存在。犀牛鬣蜥生長在熱帶沿海地區的岩石地帶上,其地區通常有爬行植物交錯覆蓋,做為採食與居住是十分適合的場所。

特徵:犀牛鬣蜥的主要特徵是鼻頭上類似[角]狀的骨質突結,在鼻頭的周圍有橫向的脊狀突出,有學者經由在該島上長時間的觀察後提出,該物種的頭部隆狀突起及橫突出脊可防止臉部被岩區的鋒利岩石劃傷,以及做為雄蜥彼此間的防禦工具。

成年的犀牛鬣蜥體長可達到120公分,其尾部佔全身3/5,尾部粗壯有力而適合用於抵禦外敵,剛孵化的幼體也有15-18公分。成體體重可達4.5公斤至9公斤重,是一種身長體重都可以媲美巨蜥的大型鬣蜥。體色主要為灰色或土黃色構成,幼體階段的犀牛鬣蜥身上及尾部有黃色縱紋分佈,成體時體色偏為黯淡。頭部及下額旁的突起硬瘤由厚重的脂肪質構成,成體的突起構造明顯巨大。

犀牛鬣蜥有著相應於身軀的壯碩四肢,適合在地面快速爬行與抓附物體。背部有棘狀結構延伸至尾部,與綠鬣蜥相比棘較短而鈍,也沒有鬣蜥般較硬而銳利的鱗片。

 photo Cycluracornutastejnegerimale.jpg

俗名:犀角鬣蜥,岩鬣蜥

 

雌雄外觀差異:犀牛鬣蜥與其他岩鬣蜥的物種一樣有著明顯的性別二態性,通常雄性犀牛鬣蜥在體型上比雌性粗壯許多,鼻頭上的突角和脂肪瘤的構造也較大而突兀。雄蜥在大腿間有著釋放費洛蒙的大股骨孔,有助於促進牠們在繁殖期時的交配狀況。

 

生活習性:主要生活在熱帶岩岸地帶牠們,平時以當地植被上的樹葉、花、漿果及其他不同種類的水果為食,而有研究指出,由犀牛鬣蜥採食後而排出的種子,遠比其它種子能更快速的發芽接而趕上島嶼上短期的雨季。雌性的犀牛巨蜥在進行築巢遷徙活動的時候,容易將消化道中的種子帶往其他地點,做為當地植被平衡有著非常大的貢獻。但犀牛鬣蜥也屬於食性機會主義者,在急需營養的情況下也會捕食小型爬蟲類或節肢動物。

雄性犀牛鬣蜥在4-5歲時會達到性成熟,雌性則是2-3歲,由於犀牛鬣蜥具有高度領域性,雄性會為了所屬區域而積極擴張領土。犀牛鬣蜥會選在島上的第一個雨季來臨時進行繁殖,通常為一年中的5-6月,繁殖階段為2-3週。雌蜥每次會產下2-34顆卵,通常會在6-8月時產卵,適合的孵化溫度為攝氏28-31度,卵的孵化期間為40天,雌蜥在卵孵化前會積極地保護牠的巢穴,孵化期間需要85天至185天左右,據說犀牛鬣蜥的卵為現今尺寸最大的蜥蜴卵。

犀牛鬣蜥為日行性的陸棲型蜥蜴,主要活動在裸露的岩壁上,在感受到外敵威脅時會利用四肢快速逃跑,也會使用堅硬的牙齒攻擊,並使用鼻頭上的角和粗壯的尾巴反擊敵人。

犀牛鬣蜥屬於CITES I級的保育類,與其他們岩鬣蜥屬同類一樣,牠們都是世界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目前犀牛鬣蜥中的其中一個亞種 那瓦薩犀牛鬣蜥Cyclura cornuta onchioppsis 已經確認完全絕種,而另外一個亞種摩那犀牛鬣蜥Cyclura cornuta stejnegeri 也只存在於鄰近多明尼加的波多黎各島上,這對於數量稀少的牠們而言是種警訊。

過去在海地地區由於人口密度較高,人為開墾而使棲地減少及人力清除的結果,造成犀牛鬣蜥的數量大大銳減。通常牠們可以生存的領地範圍很廣,包含山坡林地及灌木林,但在海邊岩岸或大陸低窪區的石灰岩地形才會有較豐富的數量出現,而人為影響使牠們現今以集中於岩區為主。

在1974-1994年多明尼加國家公園致力於人工復育犀牛鬣蜥,是牠們的野外數量大大獲得改善。為了減少野外的蛇、野貓及鼬對幼體的捕食造成的數量削減,復育團隊已設立的數個保護區,並在幾個當地機關進行人工飼育研究。雖然近年來也曾有發現當地居民捕捉犀牛鬣蜥為食的案例,但目前所做到的保育變革以大大地讓這個物種提升了延續生命的機會。

 

個人心得:這種粗壯雄偉的鬣蜥比起樹棲的綠鬣蜥,我覺得更存在著一種原始風味的美感。身為世界瀕危物種的牠們需要的是我們人類的用心保護,在國內我們的台北動物園也由新加坡引入了三隻犀牛鬣蜥,並也成功地做到了人工孵化子代,這讓提升世人對牠們的認知是一個好的決果。這種大型鬣蜥雖然聰明也不易拒食,儘管如此牠們還是得面臨瀕臨絕種的威脅,我真心希望在未來岩鬣蜥屬的物種能夠維持永續生存的狀態,如此美麗的物種就應該讓牠們的巨大身影繼續出沒在原生地。

DSC_0158.JPG

人工飼養於台北動物園的犀牛鬣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橙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